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商家企业 > 正文
    购物车
    0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助推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

    信息发布者:lixueping
    2017-08-08 20:38:10    来源:转载   转载

    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其中,文化建设是目标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提高---不仅绝大多数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有相当一部分已迈入小康,他们迫切需要有一个相应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和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因而,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得重要而紧迫。

      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更能为一个地方发展的提供有力的支撑。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中部大省。在党中央实施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依靠自己深厚文化底蕴的依托,形成文化产业格局,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也为精神文明建设夯实基础。

      文化部正式发布《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并在计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门管理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目标。

      文化产业概念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谈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大家通过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纷纷表示,我们要不断加快"两个率先"推进步伐,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持续发展能力,努力谱写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篇章。

      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主体;要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要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实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计划》按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题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定位,提出了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加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扩大文化消费、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健全投融资体系、强化人才支撑、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等10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计划》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文化生产的品质和效益,加快由注重数量扩张的规模增长转变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提高。鼓励集聚发展,建设10家左右高起点、规模化、代表国家水准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一批集聚效应明显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100个左右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和一大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促进产业融合,促进文化与旅游、体育、信息等行业融合,提高国民经济的文化附加值;打造文化品牌,培育300家左右品牌文化企业,打造10个左右社会影响大、综合效益高的文化会展和节庆活动;加强引导调控,防止盲目投资、盲目跟风,造成资源浪费

      一、新农村视域下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划分是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来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是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休闲娱乐(含旅游文化与娱乐文化)、网络文化业等等门类;文化事业则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主要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共文化社区等。前者具有休闲娱乐性、商业性,后者则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在新农村视域下,农村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乡(镇)、村行政区域内的文化产业,其主体是农民,而文化产品具有乡土特质,主要包括农村历史传承的民族特色演出(如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曲艺(如戏曲、杂技等)、民俗工艺品(如剪纸、皮影、刺绣等)、生态文化旅游业等。如图1所示。而农村文化事业作为向农民提供教育、知识、审美熏陶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以满足农民基本文化权利为目的的公共文化事业,主要包括公共性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如农村公共图书馆、农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或叫文化站),农村广播站,农村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可见,我们平时所谈及的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是单一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或农村文化事业,而是指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诉求: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同步发展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载体,只有这两个载体共同协作发挥作用,新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发展文化产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来源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立足于文化产品的开发,这是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水平的活力来源与经济基础。我们知道,在广大的农村,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乡村历史变迁、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歌谣、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古镇风貌等,其中包含着许多经典文化符号,如剪纸、年画、麦秆画、刺绣、皮影等成熟完美;对这些展现着传统文化价值、具有浓厚地域特色风俗的资源进行艺术加工和开发,转化为更贴近自然、贴近民族和乡土风情的文化产品,将会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提高农村文化建设的水平。

      农村生态文化旅游也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所要开发的文化产品。

      文化产品的特性客观上决定着农村生态文化旅游将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游""、体验游",而要增加文化旅游的高附加值---是古村古容、民间工艺品生产示范、民俗活动展示以及民间曲艺展演等融合的复合产品。

      可见,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一定要在"开发与保护平衡"的逻辑导向下,依托乡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出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才能真正扩大农村文化产业规模,增加产业效益。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强大,将从根本上和经济保障上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并最终可以提高农村的文化福利。毕竟目前来看农民的文化福利太少,农村文化日渐边缘化,诸此现状仅依靠农村文化事业的投入是不行的(完全依靠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来投入,在现阶段难以做到),必须摒除"等""、靠""、要"的思想,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积累农村文化福利。

      2.繁荣文化事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

      繁荣文化事业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要实现弘扬主旋律服务、满足农民群众日益攀升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的目标,必须首要的在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做出积极举措。

      实际上,繁荣文化事业的关键是构建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维护和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与满足农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繁荣文化事业的最有效平台,可以激发出广大农民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激情。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